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

一、景区基本情况
米仓山大峡谷景区地处川陕交界的米仓山南麓,位于广元市旺苍县万家乡、盐河乡境内,距旺苍县城60余公里。以龙潭峡为核心,西起宝石滩,东到茨竹坝,北至康家湾、望江寺,南至龙潭峡南侧绝壁,景区面积3.55平方公里。景区由潜十八潭、龙潭峡谷、龙潭瀑布等主要自然景观组成。区内以独特的地质构造景观为特点,聚集了壶穴、峡谷、绝壁、峰丛、石海、瀑布、悬泉、红叶、象形山石等多种景观,龙潭飞瀑落差高达150米,冠绝川东北地区,是秦巴第一高瀑;潜龙十八潭是全国已知的规模最大、分布最为集中的层叠式壶穴群,其串珠状潭池景观与瀑布、悬崖景观的完美组合是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。景区保存了241种脊椎动物,240种鸟类和70余种鱼类,是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区域之一,具有春季山花烂漫、夏季山清水绿、秋季红叶遍布、冬季白雪皑皑的气象景观特征。
二、创建情况
为推进米仓山大峡谷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旺苍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、县长任双组长,分管领导任副组长,32个县级部门为成员的米仓山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。聘请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《米仓山大峡谷旅游景区总体规划》《米仓山大峡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》,制定了《米仓山大峡谷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》。对标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要求,累计投入2.65亿元,建设提升景区道路、游客中心、停车场、景区旅游厕所、标识系统、智慧旅游体系等,强力推进创建工作。
三、主要成效
景区于2018年9月开始启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、整改工作,到目前为止,米仓山大峡谷景区从硬件、软件的各个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要求。
完善旅游交通设施。景区以旺苍县为依托,内外交通十分便捷,二级道路直达景区。规范设置了景区专用外部交通标识牌,按照标准要求,改建了生态停车场,总面积达8520㎡。生态停车场大小车分区停放,设置了停车线、回车线,完善引导标识,并有专人值管。
规范旅游服务设施。在景区主入口新建了设施齐全、功能完善的游客中心。统一设计制作了景区标识系统,公共信息符号准确,图面信息完善,与景区氛围相统一。完善了各个节点的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,并定期维护。
强化旅游安全保障。景区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,配备安全保卫队伍;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制度、应急救援机制以及高峰期安全预案,安全巡查、安全工作例会等记录完善。设置了监控点位、安全广播,全面覆盖了游客集中游览区域和危险区域;监控室由专人24小时值管,确保了游客在景区游览的安全。
营造良好卫生环境。景区建立了完善的环卫制度,配备有专职环卫人员,区域划分落实到人,做到垃圾日产日清。新建了A级旅游厕所5座,其中3A级旅游厕所1座,厕所有专人管理。
完善景区邮电服务。完善景区邮电服务和纪念服务点,为游客提供景区邮戳、纪念封、明信片等邮政纪念服务。在游客中心设置公用电话,并设立醒目的标志,具备国际、国内直拨功能。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等通讯信号覆盖整个景区。
健全旅游购物管理。景区在游客中心、茨竹坝服务中心、潜龙十八潭等重要节点设置了商品展销点,展销米仓山系列特色文创商品。规范景区内旅游商品经营活动,着重在卫生、质量、价格、计量等方面提出要求,做到明码实价销售。
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。成立了米仓山大峡谷景区管理中心,实施高标准、高品质的景区专业化管理。设计并注册了米仓山大峡谷旅游景区LOGO标志,在景区标识系统、垃圾桶、景区网站、员工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运用。加强景区从业人员培训,提升了景区服务质量。
实施景区综合治理。对景区施工场地、环境秩序、电线管网等进行集中整治,保持景区干净整洁。制定景观、生态、建筑保护方案,落实专人管理。景区建设项目,根据规划要求,从体量、层高、风貌、材质、装饰等方面进行规范,确保建设项目与整体环境协调一致。
建设智慧景区。景区编制了信息化建设方案,开通了中英文景区网站及景区微信公众号,涵盖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的全方位旅游服务,并开展多样化在线营销活动。景区布置了多个WIFI点位,实现了游客中心和重要景点的WIFI覆盖。通过监控系统、广播系统以及LED大屏、电子触摸屏等设施设备,构建景区智慧化信息发布设施、应急管理设施体系,全面提升景区信息化、精品化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。